close

NLP與領導第61講          張修哲/NLP高階執行顧問


  「NLP與領導力」強調,隨時以「活生生、清清楚楚」的覺察力,面對部屬、面對所有的人、面對事物,而不是以自己既有的刻板印象來「領導」。
  從這個角度而言,「NLP與領導力」就是一種以「創意」為基礎的「領導力」。

◎ 創意的來源

  談到「創意到底是怎麼來的?」這個問題,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:

  有人說:「創意來自『對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及對需求的探求』。」持這種看法的人,強調「需要」是發明之母,發掘一項需求,往往就是完成發明的一半。
  另外,他們也強調「敏感性」,事實上,問題無所不在,只要具備高度的「敏感性」,我們就能找到很多「問題」,也就有發現很多「需要、希望」的機會。

  簡言之,他們認為:只要留心自己或人們有「不方便、危險、厭煩、乏味、花費、耗時、抱怨、怕、不確定感、懷疑、不安全、不健康、不舒適、不愉悅、痛苦…」等感覺,或有期待「提昇生產力、競爭力、品質,追求比現在更好或不一樣…」等動機,我們就可以據以引發創意。

  也有人說:「創意應該來自:百分之七十的努力與經驗;百分之二十特立獨行的認知與勇氣;以及最後百分之十的靈光一閃。」大部份人談到創意,常將焦點放在那百分之十的靈光一閃。

  持這種看法的人,強調創意來源有三階段,尤其是「平時的努力與經驗」,如果沒有長期在工作的浸淫,就難以掌握通則與常規,就難以產生特立獨行的認知與勇氣。

  其次,強調特立獨行的「認知與勇氣」,如果沒有驅使自己另類思考的勇氣,就難以逼出那靈光一閃。

  最後才是「靈光爆破」的一刻,沒有前面那百分之九十的基礎,即使突然冒出東西來,閃歸閃,頂多只是天馬行空的念頭,算不上真正的創意。

  另外,還有人說:「Feeling就是創意的泉源!」

  「水平思考」大師愛得華.狄波諾(Edward de Bono)就是這麼認為,「Feeling」就是「感覺」、「直覺」。
  也有人更進一步強調:「Feeling來自Care。」「Care」就是「關心」、「關懷」。

  談到「Care」,日本人就常舉松下幸之助發展「雙電源插座燈泡座」的經過。
  二次大戰之前,日本人家裡的照明,多是從天花板垂下一長節電線,電線的尾端有一個燈泡座,老式電燈泡就鎖在燈泡座上,上面經常還有一個聚光的燈罩,燈泡座的側面附有一個電源插座,這個電源插座就是家中使用其他電氣用品時的唯一電力來源。
  有一天,松下先生走在街上,看到一對夫婦,太太要用電熨斗燙衣服,先生因天氣熱要吹電扇,但是,家裡就只有那麼一個電源插座,因此,夫妻倆就當街吵起來了。
  松下先生很關心:「很多家庭都在為電源插座不足吵架嗎?」由於這樣的一個關心,為了解決人們這類的困擾,松下先生研發出「雙電源插座燈泡座」,也就是松下(Panasonic前身)的暢銷創業產品。


  「NLP與領導力」對「創意」的假設前提

  「NLP與領導力」對「創意」的假設前提是:「創意是人人的本能,只要自己願意、想要,就能夠有創意。」
  所謂「創意」,簡單說,不外是「to be different、to bebetter、to be better & different」(不同、更好、既更好且不同)。

  前面提過,「NLP與領導力」強調「隨時以活生生、清清楚楚的覺察力,面對部屬、面對所有的人、面對事情」,我們都知道,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「隨時都在變」,人事物都在變,部屬當然也在變,只要我們隨時以「活生生、清清楚楚的覺察力」,面對隨時在變化的人事物,我們怎麼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想法、做法?這不就是「創意」的過程嗎?
  而且,以這樣的態度面對部屬、執行職務…,所產生的創意,還將是「Real & Live」(實際且活生生的),更可能像連珠炮一樣、一連串的「to be different、to be better、to be better & different」想法與做法,直到達成目標。

  而且,不同於只談「觀念、概念」的課程,「NLP與領導力」的各種技巧,對於「對問題的度敏感性、對需求的探求」、「工作的投入、經驗的精華淬練、特立獨行的認知與勇氣、靈光的發生」、「Feeling、Care」,都有實際可操作的方法。



◎ 現代企業需要「創意」

  回顧過去人類發展歷史,從上古原始時代到現今21世紀,不論是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,或是政治、經濟、文化…,人類文明進步史,可以說是「人類不斷以新的方式,克服威脅和困難,追求更好生活、實現理想」的記錄;
  時至今日,人類還是不曾間斷這方面的努力。可以說:「創意是驅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,沒有創意就沒有進步。」

  現代企業所面對的課題,更是前所未有地層出不窮,就像哈佛大學教授克里斯登生(Clayton M. Christensen)提醒現代企業的領導者:「創造與破壞的商業戰爭,無時無刻都在發生,沒有創新,別人就會以新模式來攻擊,企業是否居主動,端視能否創新。」甚至,他還很堅定地說:「不創新即死!」



◎ 「領導」需要「創意」

  季辛吉擔任美國國務卿時,手下一位幕僚提出一份企劃,他看也未看,就擺進抽屜,一個星期之後,幕僚來問他,對那份企劃有什麼指示,季辛吉就問:「這份企劃你自己認為非常滿意嗎?」該幕僚回答:「不是很滿意!」季辛吉就把企劃書原封不動地退回重寫。

  幕僚第二次提出企劃,季辛吉還是看都沒看,就擺進抽屜,又是一個星期,幕僚又來問他,對那份企劃有何指示,季辛吉反問:「你自己認為,這份企劃都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了嗎?」該幕僚回答:「有!」季辛吉再把企劃書退回重寫。

  幕僚第三次提出企劃,季辛吉還是看都沒看一眼,就扔進抽屜,又過一個星期,幕僚又來問他對那份企劃的指示,季辛吉還是老話一句:「你自己認為,這份企劃已經非常完美,自己非常滿意了嗎?」幕僚堅定地回答:「是的!我認為這是一份傑作!」季辛吉這才把那份企劃書拿出來研究。

  有一位朋友知道後,頗為認同季辛吉的做法,恰巧,他的部屬也提了一份企劃給他,他就依樣畫葫蘆,隨口就問:「這份企劃你自己認為非常滿意了嗎?」沒想到,他這位屬下也讀過季辛吉的這本書,知道他在模仿季辛吉,所以,就很堅定地回答:「是的!我認為這是一份傑作!」我這位朋友自然得不到季辛吉的效果了。


  企業需要創新,主管帶領部屬也需要創意,如果一味地只以過去的經驗處理新課題,實在非常危險;有人比喻這種狀況就像「在一邊是峭壁,一邊是懸崖的羊腸小道高速前進的車子,司機竟然只看著後視鏡」。




■ 備註:NLP是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縮寫。中文常被翻譯為「神經語言」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line 的頭像
    caline

    ca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