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04.08.18 【本報香港傳真】

  提起洞穴,人們想到的往往是黑暗、潮濕礁石和蝙蝠。

  但捷克的保健專家告訴大家,洞穴溫度穩定、不受污染,空氣中又充滿地底礦物質,對氣管敏感、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別具療效,使用天然洞穴或舊礦坑治病的「洞穴療法」亦在中歐和東歐應運而生。

  氣管敏感醫生彼得魯說:「洞穴的環境確實有可助治療的特別之處。好處包括空氣相對較為清新,沒有致敏源,且細菌含量極少。」此外,洞穴裡通常濕度極高,溫度固定在攝氏八度左右,空氣甚少流動,沒有臭氧,都能改善病人的呼吸情況。

  斯洛伐克、波蘭、德國和羅馬尼亞也有這類療法,但按當地洞穴環境而有不同療程。
  有些利用舊鹽礦的特殊空氣,有些則用天然山洞內的高含量氡氣;捷克也在考慮用一個舊銀礦場,因為銀礦也有療效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aline 的頭像
    caline

    cal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