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滋宜/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
心胸寬大,不怕吃虧,真正為他人著想,你將獲得最多。
甲乙二個人同時進入了一家公司工作,二位的表現都很不錯,但是一段時間之後,甲的表現變得越來越被動,原來是在偶然的情況下,甲知道了乙的薪水比他多出二千元,甲自認為自己一點都不比乙差,為什麼公司對他如此不公平。所以心裡面的不平就變成忌妒跟報復,他想公司既然這樣對我,我也不用有太好的表現,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就都看乙做多少,他就比乙做的少一些,結果二人的表現就越來越懸殊。
請大家想想,甲這麼做,吃虧的是公司還是他個人?又想想,我們是為了錢才在這裡工作嗎?是否我們的工作表現只有薪水能肯定呢?
藉此,我舉出亞都麗緻飯店嚴長壽總裁的故事,嚴長壽在退伍之後,花了很多時間卻找不到工作,當時他的一位同學,大學畢業後考上了美國運通,這位同學看到嚴長壽找不到工作,就介紹他到美國運通擔任傳達的工作,也就是做些送東西、開電子箱、倒茶、整理辦公室的基礎事情。
一般公司內的傳達都是穿牛仔褲、T-Shirt上班,但是嚴長壽為了尊重這份工作,卻是穿襯衫、打領帶,而每天早上9點上班,他8點就到公司,對工作具有高度的熱忱。
不過有一項工作卻令他感到很困難,就是必須幫每位同事倒垃圾、倒茶、加水,尤其是到自己同學面前,他發現自己竟然彎不下腰,只好找同學不在位置上時,趕快做一做然後走掉。
為什麼他會彎不下腰呢?這是因為他覺得,過去他跟同學是平起平坐,自己也不比他差,現在二個人在職場上的差距卻這麼大,也因此讓他看清楚了自己,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可走,只有更加努力一途。之後,每天到了下班時間,他就留在辦公室內讀書、學習公司相關業務、提昇英文能力,也藉此打掃辦公室,經過這樣的經驗,他發現最後真正受惠的還是自己。
有一天晚上他在收垃圾時,突然覺悟到一個啟示,他認為,如果想學習他人最喜歡的東西,是很難有機會,但是如果用收垃圾的精神,去幫別人做他們最不想做的事情,或許就有學習的機會。因此他開始幫助大家去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,沒想到自己也因此變成一個最受歡迎的人。
從中他發現到不管做任何事情,最重要的是,學會從對方的角度,對方的期待去看自己。之後他的工作也平步青雲,在五年之後當上了美國運通的總經理。
人往往是短視的,僅看得到眼前的事物,所以害怕吃虧,擅於計較。相反的,如果我們能將視線拉長,把每個當下看做是學習與磨練的機會,就能預見未來,因為「我們的未來不在未來,而在今天!」
- Aug 02 Mon 2004 12:47
把吃虧當吃補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